close

雅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傳道書 
從流蕩得了安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流蕩的生活
人憑著愛纔能得著滿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憑著知識得不著滿足
追求在基督裏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追求在日光之下的
說東西尋得對,路也對,所以結局也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東西尋錯了,路也錯了,所以結局是虛空的虛空
這歌與傳道書是相對的。傳道書是說流蕩的生活,這歌是從流蕩得了安息。傳道書是說人憑著知識得不著滿足;這歌是說人憑著愛纔能得著滿足。傳道書是說追求在日光之下的;這歌是說追求在基督裏的。傳道書是說東西尋錯了,路也錯了,所以結局是虛空的虛空;這歌是說東西尋得對,路也對,所以結局也好。  


第一段 第一次的追求和滿足
(一章二節至二章七節)
壹 羨慕(一章二至三節)
 追求(一章四節)
參 交通(一章四節)
  內室的啟示(一章五至七節)
五節:『耶路撒冷的眾女兒阿(原文),我雖然黑,卻是秀美,如同基達的帳棚,好像所羅門的幔子。』『我雖然黑,卻是秀美。』她在內室的結果,第一件就是看見自己是黑的。沒有追求,就沒有看見的可能。她現在看見自己是如何的人了。這一個黑,也許是她頭一次的看見。這黑,不是變黑的,乃是本來的黑,是一切在亞當裏的但她同時也看見在愛子裏的蒙悅納。所以她說,『我雖然黑,卻是秀美。』這『秀美,』是指在愛子裏的蒙悅納。
如同基達的帳棚,好像所羅門的幔子。』『基達,』就是『暗室』的意思。如同基達的帳棚,是說在外觀是黑暗,是不好看的。『所羅門的幔子,』…應是在聖殿裏的。『好像所羅門的幔子,』是說到裏面的美,就是在神面前的美。
他們曾使我看守葡萄園,我自己的葡萄園,卻沒有看守。』頭一個葡萄園是多數的,是人手所組織的。後一個葡萄園是單數的,是神自己所定規的。『他們曾使我看守葡萄園,』是從前的工作。她有了神的光照,受了神的對付之後,就看見從前工作的虛空-作了人所委託她作的,沒有作神所定規要她作的
七節:『我心所愛的阿,求你告訴我,你在何處牧放羊群?晌午在何處使羊群歇臥?我何必在你眾同伴的羊群旁邊,好像蒙著臉的人呢?』『愛』是動詞。『牧羊』作『餧養羊』更好。『蒙著臉』也可譯作『流離失所。』
她在內室已經看見外面工作的虛空了。她已經看見基督徒所需要的,並非工作,乃是個人的糧食和安息了因餧養,是注重糧食;歇臥,是注重安息。她從今以後所追求的,不是別的,乃是糧食和安息。這『安息』乃是完全的安息。因晌午是完全的時候-義人的路越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(箴四18。)到正午是到一完全的地位。太陽到了正午,就不會再大了。(主的受苦是從正午到申初的。主的受苦乃是一起來的,是一起頭就有那麼多,不是逐漸加增的。)…她還是在羊群之外,她不得不對主說,你為何不告訴我,在那裏可尋得糧食,在那裏可尋得安息呢?我一直追求糧食和安息;東也未尋著,西也未尋著。我在你同伴的羊群旁邊,好像一個流離失所的人,被他們譏誚、批評!主阿,你為何不告訴我呢?  


她在內室所看見的有三點:
(一)在亞當裏的黑,在愛子裏的秀美。
(二)因神的對付,看見外面工作的虛空。
(三)感覺屬靈的需要。
所以,此時主就因著她的追求而有所答應,而有所稱讚,而有所應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kyflier 的頭像
    skyflier

    隨便想想---幸福生活的追求與經歴

    skyfl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